如果发生通胀,工资却没有涨,意味着什么?
作者:haixiaedu 日期:2020-04-01 09:59:11 浏览:67199 分类:教育综合
通胀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经济现象之一。一般我们根据推动因素大致将通胀分为三类:需求增加、供给减少、货币超发三种。
需求增加:当人们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平衡转为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这类通胀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繁荣,在适当的范围内反而是好的表现,比如房价等资产价格的温和上涨。
供给减少:当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由于经济危机或下滑、政治动荡、政策调整等重大事件导致供应减少,那么如果需求没有同比例减少的话,则会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物价上涨。这类通胀经常发生在经济危机后期或者经济秩序混乱的国家或地区。
货币超发:这类通胀其实在全球各国都比较普遍,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当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多于商品和服务供给时,单位商品和服务对应的货币增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便上涨。在国内,货币超发就是房价暴涨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当发生通胀时,绝大多数商品或服务价格都会上涨,当然也包括工资(理论上)。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啥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当通胀发生时,物价的上涨是一个有规律、系统化的过程:
首先上涨的都是生活必需品,比如米面粮油。因为它是刚需,任何时候它们都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当它们的价格上涨后,人们并不会减少它的需求,反而会开始囤货、抢购,因为大家害怕以后更贵。
其次是非必需品或服务,比如汽车、手表、耳机等等。这些商品或服务在通胀中的价格波动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工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最后发生的则是货币的购买力开始逐步下降,因为此时市场货币多于商品和服务单位价值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这时人们需要更多的收入来维持当前的生活,因此就会感觉到“啥都涨,就是工资不涨”。
当然如果站在企业主的角度去看工资的涨跌,或许会更清晰。
一般来说如果发生通胀时而薪资水平停滞不前,往往这种通胀是由于供给减少或货币超发引起的。
因为如果是需求增加而导致的通胀,一定会推升商品的成本,而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市场经济单元,上下游成本的提升一定会推高企业的运营成本。作为企业主,要么裁员减薪,要么扩大业务,总之你就是要增加利润。
那么好了,在市场供不应求的大繁荣下,你会缩小业务规模吗?当然不会,你增加利润的唯一方式便是扩大业务。因此你需要招更多的员工,或者以更高的价格招更好的员工来帮你创造利润。
相反,如果企业的成本由于通胀而增加,而此时经济增长较弱时,企业则更倾向于裁员减薪,即使不那么做,至少也不会给你涨薪。
以当前的疫情为例。疫情发生后,如果不考虑后期经济危机等因素的话,中短期会给市场造成通胀。比如由于疫情导致商品生产、运输和销售停滞,而此时人们的需求不变,那么日用、必选消费品价格会有所上行,但企业由于损失惨重,不得不降薪或暂停涨薪。
所以当你的工资“以不变应万变”时,或许是大环境使然。但你无法改变大环境,那就好好提升自己吧!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猜你还喜欢
- 04-30 AI智能测评引领备考革命——考试蚁如何用科技重塑专升本学习体验
- 04-30 新东方智慧教育:创新驱动破局,智启未来教育
- 04-30 新东方智慧教育推出小学科学精品宝盒,助力孩子科学素养全面提升
- 04-27 鸿合科技“健康战略”全新发布:重塑教育新生态
- 04-27 聚焦大湾区科技创新,港城大升级版GRIT项目即将启动
- 04-26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 04-24 英孚成人英语师资力量如何?资深专家引领,确保教学质量
- 04-24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
- 04-24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2025年春季面向全国自主公开招聘公告 (第一号)
- 04-1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
- 04-17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厉励带队访企拓岗
- 04-17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