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报道|让校服成为“行走的美育符号”
作者:haixiaedu 日期:2024-03-14 12:54:16 浏览:67459 分类:教育综合
3月11日,《中国质量报》在“2024全国两会报道”栏目中报道:两会代表委员建议 让校服成为“行走的美育符号”。报道中表示,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从充分发挥校服美育浸润功能、保障校服公平开放的市场供给和安全质量管理等角度,积极建言献策。
校服是流动的风景与青春的记忆,看似普通,实则承载着多重意义。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审美的重要载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从充分发挥校服美育浸润功能、保障校服公平开放的市场供给和安全质量管理等角度,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建议,中小学应重视挖掘传承校园文化,推动美育浸润深入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以校服为例,校服不仅在功能上要穿着舒适、适合运动,在面料上要生态环保,更重要的是各校在设计上要注重美学元素,如从颜色到款式都要有充分的辨识度,且与校园环境等有关文化元素相契合,开发延展校园服饰礼仪文化、服装设计与审美、服饰文化与品德等契合,从而以校服为载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提升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表示,普惠提升全国中小学校服审美与质量水平,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应该汇聚各方力量,消除区域分割和隐形壁垒,让质优价实的高质量校服在全国市场中开放流通;同时通过促进乡村校服与美育公益发展,鼓励校服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乡村教育公益,以帮助缩小城乡间的美育资源差距。
魅力校服,礼仪之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建议,应当发扬中国传统教育中服饰与礼仪结合的优秀传统,结合现代中小学美育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让校服变成穿在身上的“美育教材”,将美育德育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提升中国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审美能力。 据介绍,自2015年以来,国内校服监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已基本覆盖正规校服采购各个环节,但仿冒校服仍时有曝光。杨朝明表示,要守好校服质量关,保证中小学生能穿上安全健康的好校服。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杜绝各种形式的校服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校服,为学生家长创造一个购买校服的安心消费环境。 针对各地校服供给质量与管理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代表委员也结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思路,提出加大力度推动校服产业与管理的标准统一、机制统一,破除校服市场流通区域壁垒,让优质校服能在全国范围内高效自由流通,成为“行走的美育符号”。
杨朝明认为,校服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校园文化消费产品,各地在制定校服管理政策时需尊重学校特定气质文化需求,结合客观实际,避免采用简单的“一 刀切”政策。另外一方面,校服采购既然是老百姓掏腰包,就要让老百姓“用脚投票”。因此,需进一步打破存在于校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玻璃门”,增加学校、家长甚至学生在校服采购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以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来促进各地校服质量提升和采购公平,切实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
猜你还喜欢
- 03-23 黄河水院在“金平果”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居中部第一
- 03-21 河南职院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
- 03-21 河南职院校长参加2025学术年会并作专题报告
- 03-20 新突破!2025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获立项省级项目17项
- 03-19 港城大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连续两年登顶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国际化大学
- 03-18 河南职院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总决赛中取得佳绩
- 03-17 南阳职业学院与河南科技学院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和协同创新中心
- 03-14 第三届成都日本留学展暨中日教育文化交流盛会
- 03-13 河南职院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植石榴树”活动
- 03-13 春风催新绿 植树正当时——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 03-12 重磅!黄河水利DeepSeek本地化部署!
- 03-12 锚定两会教育导向 厚植学校发展根基——南阳职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