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综合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时间:2017/3/24 15:13:2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阅读:549   评论:0

(一)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资源建设特点

1、学习资源类别众多。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在职业学校专业体系中,专业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等众多领域。

2、学习资源类别变化快。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必须随着产业行业变化而变化,及时增设与之匹配的学习资源类别,这对互联网学习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提出来高要求。

3、学习资源内容差异性大。职业教育教学过程需要对接生产过程,同意专业的课程内容,因为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开发的学习资源都存在较大差异。

4、学习资源的实践性强。职业教育互联网学习资源的建设需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共建共享。

(二)职业院校互联网学习发展状况

2016年10月,在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和教育部职成司同意协调下,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职业院校进行了“互联网学习”专项调研,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校园互联网接入率88.14%,且9.81%的学校校园主干网带宽达10000M,30.97%的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或低于100M,47.92%的学校接入到桌面带宽达到100M,66.6%的学校无线校园覆盖1000M。这表明职业院校的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互联网学习发展的硬件环境基本具备。

有31.28%的学校所有的教室(含普通教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实训室、多功能报告厅等)都连入互联网,满足学生上课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有50.78%的学校只有部分教室能够连入互联网。有17.01%的学校没有使用过任何教学应用系统。

5.21%的学校提供在线课程数量超过学校所有课程的50%。其中有0.31%的学校在线课程覆盖了学校的所有课程。14.69%的学校将一半的专业课程制作成在线课程;10.5%的学校公共在线课程占公共课程总数的比例超过50%。有74.18%的学校在线课程或教学资源不提供共享服务(只在本学校范围内使用);12.73%的学校完全开放共享;12.35%的学校在共建共享单位之间共享。

43.89%的学校建有网络教学/学习平台。59.34%的学校使用的网络教学/学习平台未予学校数字化管理系统对接。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时,网络接入及教学资源使用时,79.51%的学校对师生均免费。

学生在线学习活动主要是学校课程学习(25.27%)、下载学习资料(22.42%)、应用学习软件(16.71%)、浏览课件(12.4%)、兴趣爱好学习(11.6%)。 在互联网上学习的时间段一般为业余时间(55.05%),课堂上进行互联网学习的仅占14.85%,每天在互联网上学习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占45.91%。

60.09%的学生喜欢运用互联网学习;53.12%的学生能接受互联网课程的最高价格是100元以内;8.61%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对其专业学习是有帮助的。

(三)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学习正迈入起步发展的加速期。《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专家支持、学习创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但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互联网学习环境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学与教的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以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质量和精细管理为目标,以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为核心,以适应“互联网+”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跨时空共享优质资源的优势,加快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积淀本领域在基础技术环境、学校系统化建设、有效数字资源保障、教学过程深度应用等多层面的发展。

(四)互联网学习社区

互联网学习社区是借助互联网建立起来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和社区平台进行各种交互获得,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构成学习共同体。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上发挥出巨大的资源优势。

社区平台可汇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的精品课程资源,以及社区教育和农村远程教育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便捷和内容丰富的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服务。融合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特点,形成以“线上+线下+职业化/岗位化”为核心特征且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习社区。

学习技术更具媒体化和智能化,大数据、学习分析、智能学习工具深度融合,使学习更加泛在化和移动化,“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一种常态。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提出要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结合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互联网+科普”计划,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结合或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性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形成网上学习圈。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开发便捷的社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向社区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推进各地网上学习平台互联互通和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五)农民工互联网学习情况

2016年2月,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教职成函[2016]2号),该行动旨在通过建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帮助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到2020年,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中,资助150万名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使每一位农民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能够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提升自身素质与从业能力。其中“(五)开发优质网络资源,助推终身学习”是重要任务之一,具体要求包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资源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农民工开放优质网络学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非学历与学历教育并重,工作学习一体化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工会院校及培训机构、大学与企业联盟、在线教育联盟作用,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通过推荐、遴选、整合等方式,建立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多种类型的网络资源开放目录,并面向社会公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助推农民工随时学习、终身学习。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提出重点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礼仪、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社区学习与交流活动,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快其融入城镇社区生活的进程。重视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的培训,积极为社区各类残疾人提供学习服务。

1、我国农民工基本情况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2016年我国农民工增速有所回暖,全年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其中,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2011年-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长速度逐年减缓,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速将逐年减缓。另外,2016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275元,比上年增长6.6%。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从年龄构成看,2016年我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07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6%,与去年相比较少0.9个百分点。

2013-2016年我国16-59岁的人口数量和比重都逐年下滑,我国人口红利已经逐年减退,反应了我国放开二孩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2016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速依然在下降。2016全年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比去年下滑0.1个百分点。2011-2016年以来。我国外出农民工增长速度逐年下滑,预计,2017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或达0.1%。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2016年我国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开始回暖。2016年全国本地农民工为11237万人,比2015年增长3.4%;2011-2015年,我国本地农民工的增速逐年下滑,2016年却意外回暖。

2、2016年中国就业人口数量、失业率及劳动生产率分析

2016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0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142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2016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就业教育与培训就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历教育平行于普通教育体系中的初高中及本科教育,以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周期长,体系化程度高,但受众有限(仅为职业学校在校生)。职业培训以面向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为主,同时包括面向企业的管理培训、员工内训等项目,其特点是目标集中、周期短,标准化与定制化兼备,且受众广泛。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1、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市场规模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共有1.25万所职业学校,年招生总规模近950万人,在校生2700多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5287万人,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十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为了推动就业人口培训全覆盖,2016年12月27日,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按照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推动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坚持并完善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规模以上企业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加强企业大学、培训中心等企业培训机构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年参与率要达到50%以上。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在制造业相关专业领域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各级政府要加快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各级政府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力度,落实好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在实施相关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本指南重点人才工程有关项目经费纳入现有相关项目和计划统筹考虑。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培养。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经费等统筹力度,支持制造业人才教育培训。鼓励制造业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制造业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责任,制造业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完善监管机制。职业非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将达9800亿元。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目标,2020年,中职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比2014年增长30%;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比2012年增长154%,每年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是2012年的40.7倍。

2015-2020E 我国职业学历教育市场规模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全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贯彻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一是总体规模基本稳定。全国技工院校保持在2500所以上,年招生保持在120万人以上,在校生保持在300万人以上,职业培训保持在500万人次左右。全国对技工院校投入55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70亿元。

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达1.5万亿,农民工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达6000亿。

2、《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

中国不缺白领,中国缺的是懂技术的产业工人,也就是缺的是大国工匠。中国有8亿农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城市化最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和就业。

目前中国制造业工人数量为5000万—7000万,高级蓝领概率为5%左右,比照欧美发达国家高级蓝领占制造业就业人口总数达40%的概率,中国高端蓝领大约有30%的缺口。10年以后即中国制造业计划进入工业强国的年份,中国的产业工人有望达到一亿人,按照比例推算,中国制造业高级蓝领工人的缺口将扩大到3000万人—5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要想在10年后进入工业强国的行列,至少要新培养起3000万—5000万的高级蓝领工人。在过去30年,中国有28171万人农民工进城务工,且大部分集中于低端制造业和低端服务领域。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的一线员工平均年龄已经逼近50岁,这批老一代工人将在未来5—10年逐步退休。他们留下的缺口有一部分将由工业机器人代替,但制造业75%的工作需要靠手工完成,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高端产业工人的断层压力已经非常大。

2014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1)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2)智能制造工程: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3)工业强基工程: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4)绿色制造工程: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

教育部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正是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适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

3、市场缺乏针对农民工技能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

目前,我国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都是针对白领、K12、早教、外语培训、留学、兴趣教育、会计培训、IT培训、家教O2O等展开业务的,并且多是以题库类型的存在。对于农民工急需的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修理业等方面的技能领域基本不涉及。不是农民不上网,而是中国农村网民众多,缺的是没有合适的平台。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为2.01亿,较2015年底增加526万人,增幅为2.7%;城镇网民占比72.6%,规模为5.31亿,较2015年底增加3772万人,增幅为7.7%。

网技能缺失以及文化水平限制仍是阻碍非网民上网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因不懂电脑/网络,不懂拼音等知识水平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分别为54.5%和24.2%;由于不需要/不感兴趣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3.5%;受没有电脑,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等上网设施限制而无法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2.8%。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

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3%、26.2%,其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网民占比较2015年底下降3.0个百分点。与2015年底相比,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提升了2.2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提出重视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要向周边农村居民开放,用好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和农村社区教育教学点。结合新农村和农村社区建设,有效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家书屋、农村中学科技馆等资源共享,提升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现代生活教育培训。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指导,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社会生活、权益保护、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重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和各类残疾人的培训服务。

4、中国唯一符合农村居民教育培训和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线上职业教育平台

云计算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现在有七块云,分别是百度云、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新浪云、微软云、诚毅教育云。江苏中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诚毅教育云是中国唯一的专业教育的云平台。

作为中国唯一符合重点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重视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和农民工的线上职业教育平台——江苏中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毅)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184所县级校,7323个乡、镇教学班和4606个村级教学班)提供虚拟硬件托管、数据管理、数据计算、数据存储等相关服务,整合农广校数据,其免维护、可扩展以及易迁移的特点,降低了运维成本,让农广校在文件交换过程中,完全不用考虑带宽的问题,解决农广校人员数目庞大,分支机构众多,总部与分支机构间文件数据高频率交换的问题。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已经形成了以中央校为龙头,有省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9所,地(市)级校336所,县级校2184所,乡、镇教学班7323个,村级教学班4606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2065个(省级中心33个,地市级中心264个,县级中心1768个),专兼职教师10万名的覆盖广大农村的综合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拥有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报纸、杂志、音像出版、手机短信、热线电话、文字教材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每年播出电视节目550小时;在中央电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52小时;中央农广校建有卫星主站(取得国家卫星专网许可),在全国基层校建有360个卫星终端接收站,可利用卫星视频召开会议、开展教育培训;在全国农村建立了12872多个“大喇叭”广播站;各网数据互不联通,形成了信息孤岛,江苏中毅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提供云服务。整合了农广校的数据后,农广校的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卫星网、热线电话的电话网等融合为一张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已经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33个省级农广校统一域名的互联网站,构建了一个智慧农民云平台。

江苏中毅秉承“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核心理念,利用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关联各类农业技术远程教育培训信息资源,着手研发具有信息管理和服务、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等强大功能的智慧农民云平台。提供500多个自研的且列入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所推荐的多媒体教材课程,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共享700多个多媒体教材,涵盖了冶金、机械、信息、食品等农民工从事占比较重的专业门类;同时还提供了引导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工作常识的相关课件,如法律维权知识、劳动保护技能及安全意识等等。

江苏中毅主导建设的全国村镇数字化学习解决方案解决了两大难题:1、有方便农民工上网的平台,也就是说要达到各个村镇社区无缝连接,以摆脱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实现各个村镇社区终端不同设备间的数据软件的共享;2、有适合农民工学习的学习资源,在提供技能学习的同时可培训其自身维权意识。

江苏中毅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家既能提供硬件,又能提供享有著作权软件,又能提供云平台云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中毅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确保了为农广校提供虚拟硬件托管、数据管理、数据计算、数据存储等相关服务;确保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提供相关数据整合的云服务,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1)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大力扶持云计算信息产业,并大力推进向企业采购政务云服务。

2015年1月6日中国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下称《意见》)(国发〔2015〕5号),确定的基本原则如下:

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减少行政干预,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丰富服务种类,提升服务能力,对接应用市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监管政策,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统筹协调。以需求为牵引,加强分类指导,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服务和产品协同发展。引导地方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云计算发展定位,避免政府资金盲目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加强信息技术资源整合,避免行业信息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优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强化云计算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云计算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加强管理创新,鼓励新业态发展。
  保障安全。在现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上,结合云计算特点完善相关信息安全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增强安全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切实保障云计算信息安全。充分运用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带动相关安全技术和服务发展。

另根据《意见》指出,应当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新建电子政务系统须经严格论证并按程序进行审批。政府部门要加大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行新机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云计算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带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加大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将培育云计算产业市场,其采购的基本方式为公开招标。

根据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2年6月29日发布,2003年1月1日期实施,2014年8月3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第三条,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第二十六条,政府采购采取的方式为(一)公开招标;(二)邀请招标;(三)竞争性谈判;(四)单一来源采购;(五)询价;(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招标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行为,需依照法律程序进行,江苏中毅是以其能同时为农村数字化社区提供软硬件的服务能力而中标。

招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的一种工程、货物、服务的买卖方式。江苏中毅中标“全国村镇数字化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项目,是公开、公平、公正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市场交易行为的结果。“全国村镇数字化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作为招标人向社会公开招标的项目,整个招投标程序应当受到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8月30日公布,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的约束和管辖。

江苏中毅严格遵守上述《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招标投标程序向招标人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交投标文件,在开标后江苏中毅经全国村镇数字化学习整体解决方案评标委员会和教育部专家组的评标后,中标该项目的,江苏中毅中标的具体原因如下:

新东方,在全国50座城市设立了56所学校、31家书店及703家学习中心,累计学员2000万人次,总部与分支机构间经常面临文件数据高频率交换的事实,传统的IT解决方案,需要企业自身部署大量的服务器和硬件设备,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解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新东方与够快云库合作,而够快将云存储应用架构在阿里云上,阿里云为其提供IaaS层面的基础云服务,也就是说新东方通过够快的软件服务才能应用到阿里云的硬件服务,这样在文件交换过程中,才能完全不用考虑带宽的问题。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184所县级校,7323个乡、镇教学班和4606个村级教学班,12872多个“大喇叭”过去五年,农广校有组织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5亿人次。江苏中毅为其提供虚拟硬件托管和云软件服务,让农广校在文件交换过程中,完全不用考虑带宽的问题。可利用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关联各类农业技术远程教育培训信息资源,研发具有信息管理和服务、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等强大功能的智慧农民云平台。

江苏中毅投标采用更为灵活服务方式:根据江苏中毅中标后签订的《推广协议》,江苏中毅提供云平台和云服务,教育部无须为云平台和云服务付费,而江苏中毅通过向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提供硬件和软件服务引入流量和会员。农广校学员成为江苏中毅云网站会员,而会员收费也仅100元每年的市场上同类网站最低价,而农广校由单纯种养植农业技术培训拓展到职业技能培训,种养植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进城维权教育一体化的智慧云平台,亦为江苏中毅带来市场效益。也兼顾了社会收益,故此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江苏中毅为全国村镇数字化学习解决方案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有方便农民工上网的平台,即达到各个村镇社区无缝连接,摆脱了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实现各个村镇社区终端不同设备间的数据软件的共享;二是有适合农民工学习的学习资源,自研了500多个且列入中国教育部推荐的教材课程,共享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700多个多媒体教材,涵盖了冶金、机械、信息、食品等农民工从事占比较重的专业门类。

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鼓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参与社区教育,江苏中毅是以先进硬件和软件技术实力获教育部职成司延长特许经营权。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易经济,但市场交易有效有序进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法治。法治可以约束经济人的行为,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维护市场竞争等。换言之,要用法律来规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行为,保障市场经济高效运行、健康发展。《意见》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应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监管政策,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根据中国教育部2016年6月28日发布并同日实施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以下简称“《社区教育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推动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化,推进社区教育领域政府购买、项目外包、委托管理等形式,吸引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教育。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区教育发展。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助社区教育或举办社区教育机构,并依法享受有关政策优惠。

另《社区教育意见》提出要完善督查评价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开展社区教育督导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科学制订社区教育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统计制度,加强对社区教育发展状况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逐步完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进入和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社会第三方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定期开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测评。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于2016年5月26日发布的《关于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0号),决定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受该司委托,负责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指导方案研制、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理论研究,以及我司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依据上述《社区教育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对江苏中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复函延长江苏中毅特许经营期。评估结果已在中国主流媒体公告,接受社会监督。江苏中毅能够续约的主要因素如下:

江苏中毅构建了全国唯一一家软硬件都采用云平台架构设计和建设的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的综合性服务网站。在硬件建设上,在中国电信建立了一个完整的IDC中心;在软件建设上,截止到2016年7月,江苏中毅已经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认定三项计算机软件专有技术,分别为:江苏中毅在线教育课程管理系统软件V1.0、江苏中毅WISP云信息服务平台软件V1.0、江苏中毅CAS教育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软件V1.0,并获得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证书号分别为:软著登字第1269498、 1360125、1366910号),该三项软件著作权填补了国内云计算教育软件的空白。江苏中毅还掌握了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网三网融合的智能通信技术,确实地解决了信息孤岛。

江苏中毅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家既能提供硬件,又能提供享有著作权软件和云平台、云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根据中国国务院2001年12月20第339号令公布,并于2011年1月8日和2013年月30日修改后实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江苏中毅的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起产生,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到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在此段保护期间,根据《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江苏中毅作为上述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著作权人享有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和财产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许可他人使用权、转让权)。江苏中毅的上述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2)社会评价:

教育部下设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简称全国诊改专委会)对江苏中毅的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价。全国诊改专委会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聘请的专家组织,受我司委托,负责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指导方案研制、政策咨询、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理论研究,以及教育部职成司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全国诊改专委会评价指出:

江苏中毅云平台通过建立优质的各种教学资源,使得师生人人可享有优质教学资源,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差距,不但提升了教学效果,也能整体提升地区教育水平。

江苏中毅云平台不仅解决了数据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而且未来能够灵活应对需求发展,可根据需求的发展变化,在此平台上快速开发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同时保证这些资源的有机统一,集成创新,发挥最大效益。填补了国内计算机软件科学技术的空白。

江苏中毅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确保了为农广校提供虚拟硬件托管、数据管理、数据计算、数据存储等相关服务;确保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提供相关数据整合的云服务,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江苏中毅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家既能提供硬件,又能提供享有著作权软件,又能提供云平台云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4条的规定,中毅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起产生,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到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在中毅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期内,其三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所产生的信息网络传播经营权受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保护。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对公司的服务做出了全面的评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11月,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简称“教育部社科中心”,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问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问题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动态的研究;组织高校系统带有指导性、全局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开展跨学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

教育部社科中心评价指出:江苏中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诚毅教育云是专门为蓝领工人提供视频学习课件的数字化学习云计算平台,拥有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能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江苏中毅通过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方式为农广校等提供软硬件云服务,使其在文件交换过程中,完全不用考虑带宽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功能强大的智慧农民云平台。所研发的CAS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软件技术填补了三网融合的技术空白,解决了教育信息孤岛。江苏中毅自研和共享的28个专业群1200多门国家标准化课件,填补了各院校在蓝领多媒体培训的空白;并凭借其课件的多样性,平台的便捷性和服务的个性化,使学员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吸引了数百万学员自主参加网络学习。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闽ICP备06047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