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综合

旅美华人Vivian(张维)专访:80后新移民的美国梦——精彩与彷徨交织的旋律

时间:2017/2/15 16:50:14   作者:   来源:海峡教育网   阅读:194   评论:0

前言:近几年中国社会掀起了第四次移民潮,移民的原因大多围绕着房价高居不下,工作生活压力大,孩子教育负担重,以及短期看来无法解决的雾霾问题。这一波移民主力军以80后为主,他们中很多人在国内一线城市大多已过上准中产生活,却为了上述种种原因把自己的生活连根拔起,移植到异国的土地上。移民的目的地以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为主,其中美国又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很多人说移民也是一座围城,在外面的人向往的是里面的好山好水,在里面的人怀念的是烟火气息。移民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外国的月亮是否真的比较圆?旅美华人Vivian (张维),畅谈美国80后新移民实现美国梦的种种挑战和心路历程。

  为什么会想到去美国?

  严格意义上说从7岁开始学英文就萌发了这样的想法---去看看地球那边的国家。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心里都有”美国梦“,这是一种情结。青春期和大学期间,也开始接触美国的各种流行文化,感觉好像对太平洋对面的国家无比熟悉(虽然亲身体验后发现很多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好几年,成家立业,一切都很顺遂。但是岁月静好的表象下总还是有颗不安分的心,害怕再不去看看世界就老了,害怕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虽然不觉得眼前的生活是”苟且“,但也一直向往”诗和远方“。于是在30岁到来之前,和先生决定在还没有孩子的牵绊之前,来美国读书。其实我们最初的想法很任性,上升期的职业发展戛然而止,倾尽所有积蓄支付两人昂贵的学费,就这样说走就走踏上未卜前程。

  为什么会想要留在美国?

  当初来的时候还是给自己留了后路的,毕竟在北京还有房子有朋友圈,总觉得随时回去都能重新走上轨道。这种心态下来美国的第一年就像是gap year,积极体验生活的各个维度,结识不同背景的朋友,留学生活是非常精彩快乐的。然后硕士两年很快过去,软件开发专业背景的先生很顺利在硅谷找到了工作。而我这样文科背景的人在美国找工作困难重重,毕业后正在积极求职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了,因为已经30岁了,此时发展事业的优先级就不得不让位给了养育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太平洋这边的加州是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孩子在家门口的草地上奔跑,那边是北京这几年雾霾恶化,所有的家人朋友都在说”千万别回来“!于是就这样在旧金山湾区安了家。虽然等待绿卡前路漫漫,却觉得未来十年很难回头了。

  新移民如何融入美国社会?

  首先把英文学好,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这个做前提什么”融入“都是枉然。就算口音改不了也没关系,语言交流的实质还是要言之有物,只要能大方自如地表达自己,就足可以自信地和任何人交往。

  其次要看所谓”融入“如何定义。我个人认为,成年以后出国的人,三观基本上都已经定型,就算特别努力地去get Americanized,也只能做到对美国文化特别了解,归根结底无法”像美国人一样思考“。但是否”谈吐作风像一个美国人“并不是融入美国社会的必要条件,美国之美,恰恰在于兼收并蓄(至少在川普时代之前),拥抱自己的文化基因,同时开放地接纳他人,求同存异。

1

  (来自五大洲的朋友圈,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不同)

  第三要看和谁去”融入“。美国一直被称作多民族多文化的大熔炉,但现在新的说法是沙拉盆,来美国生活一阵子就知道,墨西哥裔,黑人,亚裔大多生活在各自较集中的区域,散落在白人社会中。在加州这样亚裔族群集中的地方,甚至还会细分菲律宾,越南,韩国,中国移民各自的社区。有些华人新移民反而不愿意和华人扎堆,为孩子挑选比较”白“的学区,鼓励他们和白人交往。在我看来是没必要这么刻意的。以我的一位ABC朋友为例,他已经是第三代华裔了,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香蕉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很”白“的城市,整个街区只有他们一家华人。但是从小和白人小孩玩到大的他和他弟弟进入大学之后,朋友圈还是亚裔为主,也都各自娶了ABC太太,Facebook里晒的照片很难找到一个白人面孔。这其实是人性中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一件事:大家都觉得和自己文化背景相同的人在一起舒服!而母语非英语的新移民如我们,恰恰应该用心经营自己的华人朋友圈,毕竟当你在异国他乡恰逢冷清的春节的时候,有一群朋友能一起看春晚包饺子也是很温暖的事。至于和其他种族的人的交往,我觉得随缘就好。在工作学习中有机会接触时,保有一颗开放好奇的心,多了解别的文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也是换一个国家生活的”福利“之一。

2

  (不管哪个国家的女生在一起,聊得都是同样的事)

  文科生在美国的就业前景

  整个美国的职业移民政策是趋于紧缩的,这几年因为H1b工作签证抽签抽不到被迫选择回国的人已经很多了,现在川普上台,更是对移民法案大刀阔斧改革,未来也不乐观。况且大多愿意给员工办理工作签证和绿卡的都是高科技公司,招聘的也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背景的人。所以文科背景的人在美国寻求职业发展可以说非常艰难。

  以我一直从事的市场营销marketing行业为例。我本科专业是英语,来美国之前任职于某知名国际传播集团旗下的公关公司。来美国读书时也没考虑太多,读了和原来背景相近的市场营销硕士。随着对美国就业市场的了解才愈发觉得再回到原来的职业轨道上太难了。尤其marketing相关的工作,即便你的英文比大多数中国人好也没有帮助,因为在美国从事这方面工作需要你的英文比大多数美国人好。还有文化背景不同也成为从事文案创作类工作的屏障。

  在硅谷,有很多像我一样”被迫“成为全职妈妈的华人女性。她们都曾经有过非常精彩的职业经历,来美国后大多先生在硅谷从事高科技相关工作可以为全家人提供相对优渥的生活,妈妈们为了孩子家庭的共同利益留在美国,同时因为自身专业或工作身份限制不得不暂时搁浅自己的职业发展。

  其实大可不必悲观,重新走回职场的路有很多,只是我们要秉持着开放的心态去发掘。Sheryl Sandberg 在Lean In中建议过职场女性们:前进道路并非只有move up,还可以move aside。如何move aside开辟新的疆土?跳出舒适区(comfort zone),不要被不熟悉的领域吓到,特别是科技相关的行业。只要你愿意,并且足够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写代码!学习新技术武装自己,会让你的职场竞争力加分很多。况且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都要接纳的心态,这世界变化快,没有什么专业是一直稳妥的。寻求安全感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3

  (和国际化的团队共事,考验磨炼跨文化沟通技巧)

  对于移民的决定后悔过吗

  后悔当然没有!一辈子有一次换一个国家生活的机会太精彩了。这一路走来克服的重重挑战都变为成长的力量和无价的回忆。要说遗憾肯定是有的,当最初的新鲜感逐渐散去,每逢佳节只能望着异国他乡清冷的月亮用Facetime和父母一解乡愁,内心满满的是对父母的愧疚,为了自己的梦想牺牲了他们的天伦之乐。当国内的朋友们各自的事业经营的风生水起,自己还挣扎在转型的路上,内心挥之不去的声音是”what if?“如果没有离开,现在会是怎样?Fear of Missing Out是每一个在这个时代选择出走的新移民纠结的心理,放任自己沉浸在这些遗憾中就失去了移民这场华丽冒险的全部意义。伤感也好,纠结也罢,还是要整理心情面对挑战,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莫忘初心,怀念祖国的熙攘人群时,也别忘了享受当下的蓝天白云。缅怀职场的意气风发时,也别忘了珍惜转瞬即逝的亲子时光。

4

  (当美景变得熟悉,我们经常忘了珍惜)

  对于想移民美国的人的建议

  移民一定得是一个informative decision。尽一切力量去收集和移民相关的信息,不仅仅是关于移民的途径,更主要是关于登陆以后的生活如何开展。因为不论你是通过留学还是工作或者投资移民的途径来美国,当你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和等待终于踏上美利坚大陆,一切挑战才刚刚开始!移出来虽然已经不容易,留下来却更艰难。所以提早了解美国生活,有助于调整心理预期,全面做好迎接新生活的准备。如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要移民,那就全情投入,enjoy吧~

1



标签:华人 专访 移民 美国 精彩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闽ICP备06047920号